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

想減肥? 就別跟胖子一起吃飯

撰寫者 : 蘇琮祺 心理師


莎莎跟小莉是公司同部門的同事,也許因年齡跟體型相仿,讓兩人成為最佳麻吉。好交情的他們,三餐幾乎都一起吃,偶爾也會相揪逛夜市吃消夜,體型的日益寬廣也就理所當然。

體重、體脂率跟腰圍也幾乎一樣的兩人,同時來參加了我的健康生活好習慣課程。
一開始,兩人都很積極地投入課程,也在生活上做了很大的改變。

但隨著時間進展,兩人的執行狀況卻逐漸鬆懈,當其他同學持續地改善健康時,兩人卻慢慢地被打回原形

好老師讓你上天堂,胖朋友讓你一直胖。澄清問題所在,並說明可能影響的心理因素後,我鼓勵兩人能參與不同班級的課程,並在每次進食前妥善規劃,用餐後確實回報。
果然,在一段時間後,兩人同時成為了腰瘦瘦的健康美魔女。


康乃爾大學曾做過一個胖子裝實驗,這個實驗的研究結果發現,在你挑選自助餐的時候,如果旁邊有一個穿著胖子裝的人,你就有可能會
1.      多吃了31%的義大利麵;
2.      少吃了43%的生菜沙拉。

其實,影響食量的因素比你想像的還多。這個實驗指出,跟你一起吃飯的親友,甚至只是在你附近的陌生人越胖,都可能讓你吃的更多、更不健康。
因為,這些環境線索的觸發效應,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你的飲食行為,進而改變你的體型。

難道,這暗示我們要跟所有胖胖的家人朋友保持距離嗎?

倒也沒那麼誇張,只要知道旁人的肥胖程度會影響我們的食量,進一步,在用餐前,先評估自己餓的程度,再想好要吃的東西,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吃太多。

如果可能的話,每餐做飲食紀錄,也是可以有效控制食量的好方法喔。

撰寫者備註︰
*本文僅供知識交流之用,
    有任何生理或心理困擾,請尋求專業人員協助。
  專業人員包含︰醫師、心理師、營養師或護理師等醫療人員。

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

減肥只看數字,包你減很多次

撰寫者 : 蘇琮祺 心理師
部落格 : 心理師教你"健康生活好習慣"



減肥,不該只看數字

說到減肥,大家想到的不外乎節制飲食跟努力運動。正確地控制飲食跟規律運動大多可以有效地減少體重,但「十個減肥,九個復胖」也是個常見的現象,其中的主要原因,就是只把重點放在數字上。

減肥成功,除了數字,心態也要轉變。許多肥胖的朋友,在經歷多次的減肥失敗後,經常對減肥這件事出現挫敗、絕望,甚至是習得無助的感受,這都是因為把焦點放在體重數字所帶來的影響;問題關鍵不在於數字,而是你看待肥胖的心態。



肥胖,看見的是表面

肥胖,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及癌症的風險。政府及許多民間機構都努力倡導維持健康體重的重要性,主要原因是肥胖與許多疾病的發生有密切關係;但努力多年,真的為健康而減肥的民眾真的有限,大多是為了美觀及苗條而願意積極地減肥;如何透過理解需求,進而鼓勵民眾採取行動,是讓大眾願意維持健康體重的重要關鍵。

胖,除了可愛,幾乎沒有好的形容詞。一般而言,肥胖經常與懶惰貪婪甚至意志薄弱連結在一起,而肥胖的人也經常將這些刻板印象投射到自己身上,進而影響到自我概念,甚至自尊;很多時候,肥胖的人是最不希望自己胖的人,但因為欠缺足夠動機及正確的減肥方法,肥胖常讓他們出現自尊受挫,心情不好,大吃,罪惡感,再變胖的惡性循環,旁人也因為誤解而不小心補上了好幾腳。



肥胖,常與心理困擾有關

大家在減肥時,常忽略心理狀態的重要性。其實在開始肥胖、減肥過程及後續維持的不同階段,都有必須關注的心理狀態及可能問題。出現肥胖,可能與對飲食運動的非理性想法,進食時的不專注有關,甚至是由情緒困擾、成癮行為或飲食疾患所導致;減肥過程,除了要對改變歷程及習慣養成有所瞭解外,還必須對後續維持的生活型態改變有所準備,而部分對身體意象出現偏誤的狀況,則需要透過諮商來改善;維持減肥成果,必須透過對生活中的誘惑做出預防計畫、培養正確的飲食運動習慣、組成支持社群,以及改變所處環境等方式來達成。

肥胖,跟許多心理狀態相關。肥胖問題除了基因、生理及環境因素的影響,壓力、憂鬱及焦慮等情緒狀態,則會讓你吃的更多。大量進食(Binge eating)就被認為是一種憂鬱的症狀,甚至是用來因應憂鬱情緒的方法;肥胖在部分研究中,更被認為跟憂鬱交互影響,BMI較高的女性也會出現較多的自殺想法。



減肥,對身心都很好

正確地減肥,有助於改善心理狀態。一個針對透過行為及飲食介入進行減肥的系統回顧研究發現,參與者在順利減少體重後,大多能在自尊、憂鬱、身體意象及健康生活品質等向度上出現改善;其中,體重的減少程度,有與自尊、身體意象與健康生活品質有較高的相關。

減肥過程中,如果能獲得心理師的協助,將有助於延續效果。減肥,除了改變體重及身形之外,也必須同時調整對飲食、運動與生活的錯誤想法及行為模式,才能獲得長期的效果。

除了生理,還要心理

肥胖,是多重問題的結合,只偏重單一面向,難以獲得完整解決。世界衛生組織、美國醫學會及加拿大醫學會都已經將肥胖視為一種慢性疾病,以藉此提醒民眾預防肥胖及後續相關疾病的出現,並鼓勵科學界、醫學界及研究單位能研究預防及治療肥胖的方法;也因為肥胖是一種生理、心理及社會環境的健康問題,自然也就需要多重專業的協助。

在減肥的過程中,心理師能提供想法、情緒及行為面向的協助。藉由意志力的提升、規劃對生活誘惑的因應策略、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、有意識地控制環境、運用自我監控、明確具體的目標設定、調適情緒困擾,以及適當的認知重建,都有助於減肥動機及效果的提升。


減肥,除了數字,還要心理學知識。

撰寫者備註︰
*本文僅供知識交流之用,有任何生理或心理困擾,請尋求專業人員協助。
專業人員包含︰醫師、心理師、營養師或護理師等醫療人員。
醫事人員及醫療機構查詢~~~

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

<閱讀心得> 忍耐力 棉花糖實驗





讀完整本書,我認為Mischel在書中有三個重要提醒:

(一)意志力除了受到生理因素的影響,心態、自我要求及目標引導也是重要關鍵
(二)自我控制的高低與未來表現的優劣之間的關係,是相關性而不是因果
(三)延宕滿足的重點是掌握時機,過猶不及


本書共分成三部分---

第一部分:
交代了棉花糖實驗的來龍去脈,自我控制的基本概念,及後續研究的重要發現
第二部分:
彙整與自我控制相關的認知、情緒、行為及人際的相關實驗,並闡釋其中的關聯
第三部分:
在實驗室裡的發現,如何進一步地運用在現實生活中



在第一部分的閱讀裡,我有兩個有趣的發現

(一)使用通俗且吸引人的語言是很重要的事
棉花糖實驗早在快五十年前就做了,但卻在2006年,才由Brooks寫在紐約時報上的一篇「棉花糖和公共政策」發揚光大。

當然,後續的追蹤研究,才能讓這個實驗更有參考及實務運用的價值。

但是,如果你知道棉花糖實驗原本的正式論文名稱是「幼稚園生為延遲之價值獎勵自願延宕即時滿足的模式」,應該就不會對它被忽略感到意外了;而且,實驗中所用的獎勵不只是棉花糖,但是一個衝突的文章名稱,則成功吸引了大眾的目光。

用一般人所理解的語言,來告訴他們所不知道的事情,是我還要努力的方向。

(二)Mischel不只是研究,更有運用
Mischel會特別研究自我控制,就是因為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好,透過對研究結果的運用,他戒掉菸癮,而藉由電視節目與影響政策,他讓更多人能夠受惠。

他的棉花糖實驗,緣於對三個女兒的觀察,對後續的追蹤研究,則起於和女兒聊天的過程;徒子徒孫們的前仆後繼,讓自我控制的概念從抽象而逐漸具體,甚至有許多訓練的方法。

彙整經過科學驗證的實務技巧,讓一般民眾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,是我目前正在做的工作。



我在第一部分的重要結論:
(一)意志力是透過自我控制來延宕滿足的一種能力
(二)自我控制跟延宕滿足是一種能力,也是一系列的認知技能
(三)自我控制受到先天遺傳的影響,但透過後天培養仍然可以提升
(四)自我控制與神經心理間的關係



(一)意志力是透過自我控制來延宕滿足的一種能力

意志力不是一種特質,而是一種技能,可以透過訓練培養來提升,除了受到生理因素的影響,心理面向的引導也是關鍵;當你不願意使用意志力的時候,它就發揮不了作用,所以試著問自己你真的想要嗎?”,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足夠的動機。

(二)自我控制跟延宕滿足是一種能力,也是一系列的認知技能

自我控制可以透過訓練來提升,包含分心策略、想像圖片、心理呈現、正向情緒、學習策略及「If-Then Plan」等技巧,都可以用來提升自我控制的能力。

(三)自我控制受到先天遺傳的影響,但透過後天培養仍然可以提升

自我控制的能力優劣,取決於前額葉皮質的執行功能高低。

從胎兒時期開始,人類的大腦功能就不斷受到環境的影響,尤其是對壓力的反應,Mischel建議父母能降低兒童所身處的各種身心壓力;透過建立信任、適當管教及自然後果,則有助於提升孩子自我控制與延宕滿足的能力。

基本上,意志力、自我控制跟延宕滿足的能力,是先天氣質及後天教養間的交互作用。

(四)自我控制與神經心理間的關係
Mischel的熱情緒系統及冷認知系統概念,說明了人們在面對立即酬賞及延宕酬賞時所出現的大腦運作機制。

熱情緒系統由邊緣系統所主導,可以視為汽車引擎,激發人們採取行動,在面對壓力時,特別容易被啟動。

冷認知系統由前額葉皮質所操控,可以看做汽車煞車,引導人們理性思考,但在壓力情境下,功能急遽下降;與「快思慢想」中的系統二相同。

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

<減糖大作戰 - The Truth About Sugar > 觀後感

撰寫者 : 蘇琮祺 心理師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sungchi.su 
部落格 : 心理師教你"健康生活好習慣"
http://bio-psycho-social-spirit.blogspot.tw/



毒理學之父 - 帕拉賽瑟斯(Paracelsus, 1493~1541)曾說過:
「所有物質都有毒,世界上沒有不毒的物質;但是依劑量多寡,就能區分為毒物或藥物。」

透過四個自願者進行減糖實驗的過程,我看到糖與人類之間的有趣關係:
(一)飲食,是社會文化、生理心理及政治經濟等多重向度的問題
(二)糖,除了甜味跟熱量,還會帶來傷害
(三)追求甜味是天性,但我們仍然可以有所選擇


(一)    飲食,是社會文化、生理心理及政治經濟等多重向度的問題
整部紀錄片,由四位不同背景的自願者參與減糖實驗的過程所串連,但所呈現的,卻不只是減糖那麼簡單。

 一位甜食成癮的白人家庭主婦、一位受宗教及文化影響而接觸眾多甜食的印度男性、一位經常食用加工食品的白人職業婦女,以及一位嗜喝汽水的白人男性,生活方式及社經文化雖有不同,但卻面對共同的問題---糖分攝取過多。

藉由視覺化及具體化的方式,導演讓四位自願者可以看見自己每天所攝取的糖量有多驚人(WHO建議每天攝取不超過25);透過呈現體重、體脂、腰圍及所可能罹患疾病的風險,則強化了自願者採取行動的意願;而在減糖過程中,幾乎所有的自願者,都出現了類似於戒斷症狀的反應。
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加工食品會那麼好吃,都是因為食品公司聘了一堆科學家在調配最佳配方,而消費者就有如一個個的實驗動物,被餵養著經過設計的美味食品;為了瞭解食品業者是否在減糖這件事上做出努力,記者特別與食品業者代表對談,但在過程中,卻只聽到業者的推諉責任及掩飾風險,看來天底下的商人都差不多。



(二)    糖,除了甜味跟熱量,還會帶來傷害
糖,吸引我們的最大原因就是甜味跟熱量,但好處也就僅止於此,它還會帶來許多意料之外的傷害。

糖所提供的熱量如果沒有被消耗完畢,就會經由肝臟轉化為脂肪,讓你逐漸變肥;糖雖然不會直接導致疾病,但它所帶來的脂肪及愉悅感,卻會增加人們出現脂肪肝、第二型糖尿病及糖成癮的可能性;而透過腦照影技術則發現,食用糖的時候,大腦出現活躍反應的部位,剛好就是與其他物質成癮相同的部位。



(三)    追求甜味是天性,但我們仍然可以有所選擇
「脂肪、鹽、糖」是人類最渴望的美味來源,在遠古時代因為取得不易,所以並沒有給我們的祖先帶來太多麻煩;不過在現代社會中,幾乎每樣食物都充滿了「脂肪、鹽、糖」,也因此要時時提醒自己有所節制及選擇,以免惹病上身。
    
在紀錄片裡,我們可以看到日常飲食中的糖主要有三大來源,導演除了提醒我們糖在哪裡,更積極地,他告訴了我們可以用哪些方式來取代:

1.甜食
糖具有讓人感到幸福愉悅的效果,這跟它會激發大腦酬賞系統及多巴胺分泌有關;也因此,吃糖會讓人是可以理解的,不過當人們大量而長期的攝取時,它就變成了糖成癮。

追求甜味是人類的天性,導演建議我們可以藉由食用水果的甜味來取代糖,但可不包含果汁喔。

2.加工食品(鹹食)
在加工食物或鹹的料理中添加適量的糖,可以發揮提味及增加風味的效果,讓消費者吃的更多,也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肥。

導演建議我們,可以學習辨識加工食品的包裝標示,對食品中所添加的糖份有更高的敏感度;更進一步,我們可以學習烹飪,自己的食物,自己煮,避免受到加工食品的引誘甚至危害。

3.飲料(果汁)
透過運動員喝飲料的實驗,告訴我們喝完高熱量的飲料,不飽足感反而會讓我們吃下更多的食物;吃柳丁及喝柳丁汁的對照,讓我們曉得喝柳丁汁因為缺少纖維及飽足感,會使得我們不知不覺喝下過多的糖分。

這時候,導演提出使用代糖的建議,也許有些爭議,但他的立論是,相同甜度,你可以透過相對少量的代糖來滿足,兩害相權,取其輕,享受就是必須付出代價的;你也可以透過比較天然的方式來製作飲料,比如花草茶或水果茶,都是不錯的替代品。



糖不是不好,問題出在人們不知節制。
請下次在享受甜蜜蜜的同時,思考一下,是你在享受糖?還是糖在控制你?


youtube影片連結

公視預告  1     2



撰寫者備註︰
*本文僅供知識交流之用,有任何生理或心理困擾,請尋求專業人員協助。
專業人員包含︰醫師、心理師、營養師或護理師等醫療人員。
醫事人員及醫療機構查詢~~~
https://ma.mohw.gov.tw/masearch/SearchDOC-101-1.aspx

2015年10月2日 星期五

你應該多久量一次體重呢?!

Abramson 博士建議,
想減肥的人可以在每天早上量一次,
並將數據畫成圖形,來追蹤跟確認自己的飲食行為及習慣。
{但是,有飲食疾患的人不適用喔~~~}



不過,依照我的實務經驗,
我認為,應該區分減肥的不同階段來決定量體重的頻率。

如果是在減肥初期,最好"每週量一次",避免信心受到打擊,
此時,重點要放在行為跟習慣的改變上,
過度在意數字,容易放錯焦點。

體重逐步下降的過程中,
可逐漸增加量體重的頻率,讓自己的信心增加,
如果遇到體重停滯,也可評估行為是否需要調整。


達到理想體重後,每天量體重,可做為掌握行為的參考指標。



撰寫者備註︰
*本文僅供知識交流之用,有任何生理或心理困擾,請尋求專業人員協助。
專業人員包含︰醫師、心理師、營養師或護理師等醫療人員。

醫事人員及醫療機構查詢~~~
https://ma.mohw.gov.tw/masearch/SearchDOC-101-1.aspx

2015年9月25日 星期五

"減肥"這條路,最怕走錯路

撰寫者 : 蘇琮祺 心理師
部落格 : 心理師教你"健康生活好習慣"

「要少吃蛋糕喔?
「要做運動喔?
「要寫紀錄喔?
「要那麼久才有效果喔?
「那這樣不太適合我~~~

掰掰~~~ ~~~ ~~~ ~~~

找對人,走對路

肥胖,是個複雜又難解的問題,但只要抓到重點,就能有效地解決。
偏偏,很多人就算知道重點也不願採取行動,或是自以為抓到重點,卻總是些錯誤或取巧的方式。

這時候,尋求正確的專業人員協助就有其必要性。


人是誰?路在哪?

影響一個人肥胖的因素眾多,小至肉眼看不到的基因,大到受氣候變遷影響的環境。不過整體來說,解決肥胖問題可以分成生理、心理及社會三種方式,也各有不同的專業人員可供求助。

生理角度

醫師
從基因遺傳、身體疾病甚至藥物副作用,都可能造成肥胖問題。所以,透過醫師的評估及診斷,可以清楚地瞭解自身肥胖的可能因素,並獲得治療。

營養師
營養及熱量的攝取不足或失衡、錯誤的飲食概念和烹調方式,皆為常見的肥胖成因。營養師經由適當的衛教及飲食教育,讓你輕鬆地遠離肥胖。

運動教練
熱量消耗不足、肌肉量過低及心肺功能欠佳,都是肥胖的重要肇因。運動教練能提供我們正確的運動觀念及建議,減少可能的運動傷害,並增加減肥及維持體態的效果。

中醫師
透過對臟腑及人體運作的東方觀點,中醫師能藉由中藥與針灸等內外治法來協助解決肥胖問題。

心理角度

心理師
心理調適、行為塑造,習慣養成跟調整環境,都是在減肥過程中的重要關鍵,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。心理師是想法、情緒及行為的專家,能協助你提升在運用意志力、壓力調適、掌握情緒、行為改變及影響他人等心理向度上的表現。

社會角度

肥胖率高低的城鄉差距,以及Jamie Oliver的挫敗,都不得不讓我們思考社會因素對肥胖的影響。
我認為,家庭與學校應該提供正確的飲食教育,社福機構除了提供經濟援助也要給予必要的健康觀念,政府機關則必須確實地對食品安全進行把關。
而這些大事業,就必須透過公衛專家、政府官員及民意代表來好好努力了。

一個人,一條路

程度多少或許不同,但每個角度都對肥胖有所影響,重點在於,找到適合你的角度。
如果你對減肥感到會傷心,卻不死心,建議你尋求適當的專業人員,提供你正確而安全的協助,千萬別讓別人皮包肥滋滋,自己肚皮油滋滋


撰寫者備註︰
*本文僅供知識交流之用,有任何生理或心理困擾,請尋求專業人員協助。

專業人員包含︰醫師、心理師、營養師或護理師等醫療人員。
醫事人員及醫療機構查詢~~~